今天終於是美妝文了,我似乎不務正業很久了。(泣)
希望大家能夠原諒我一下,讓我用其他樂趣來刺激大家每天來關心我。
繼皮膚檢測之後,我們要開始來正式討論面膜啦。
順帶一提,大家想知道皮膚受影響因素嗎??? 如果想要知道,可以留言跟我說一下唷。(沒留言,基本上沒多的時間不會特別寫的喔)
其實我跟大家一樣,對面膜的真正作用也只是聽人家說說,所學來的知識。
雖然我自己本身學醫學檢驗及生物技術,但認真來說,學校只有教皮膚的解剖途而已。對市場上的保養作與面膜作用理論,卻一知半解,甚至可以說完全不懂啊。(泣)
所以藉由這次的部落格分享,自己很認真的看了許多書與相關文章,希望大家能夠學習到正確的知識。
如果有什麼疑問,大家也可以提出來一起討論喔。
敷面膜之所以會有效用,運用皮膚科醫學上所謂的封閉式傳輸系統,為一種經皮膚吸收的方式,主要是因為它的精華液成分,以敷臉劑或布膜類的形式貼合於臉上或皮膚上,將皮膚與外界隔絕,建立形成半封閉空間,此空間漸漸被皮膚溫度加熱時(皮膚大約可以升高1度),促使肌膚上的毛細孔會被強迫打開,透過貼布或敷料與肌膚緊密貼合,再利用滲透的原理,讓面膜的精華液可滲入肌膚增加吸收效率。其中面膜是所有保養的方法中,能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佳表養效果。
面膜主要三大功效:
- 預防水分蒸發:一般保養品擦拭後,表面快速變乾,保養品只能留在淺層無法持續滲透。面膜則可以防止水分散失,讓精華液持續滋潤肌膚,持續滲透。
- 促進角質層含水量增加:角質層含水量深深引響皮膚的狀態,一般角質層含水量約15-20%,當含水量達35%以上,皮膚就會有晶瑩剔透的感覺,因此面膜能使角質層含水量增加,能使皮膚呈現出亮麗的效果。
- 促進精華液吸收、廢物代謝:由於肌膚溫度升高,除了促使毛孔舒張外,亦能促進皮膚微循環增加,加速廢物代謝排除,也促進毛孔吸收有效成分(精華液)。
- 舒緩心情:在敷面膜的時候,由於心境處於靜止狀態,若加上聽音樂,亦能有洗滌心靈的功能。
廣義面膜分類:
只要能敷在臉上一段時間的,其實都可以廣義的稱為面膜。
- 剝除式面膜:利用面膜中的分子乾燥後形成膠狀薄膜,以施拉的方式剝除皮膚老化角質及毛孔汙垢粉刺。
優點:訴求深層清潔、清除油垢與老化角質。
缺點:使用後對毛孔傷害較大也會有騰弄感,須注意收斂,以防毛孔粗大。
- 水洗式面膜:為不成型面膜,其特色為可以隨促敷貼,不受臉型及凹凸所侷限。又可細分為:泥膏狀、霜狀、凝膠狀。
優點:可隨處敷貼。作用,依各種狀態的面膜,有不同樣的功效。泥膏狀多為清潔功效,霜狀多為保濕功效,凝膠狀多為保濕和清潔為主。
缺點:使用不方便、需沖洗。
- 片狀面膜:市面上賣的一般片狀面膜,乾淨且方便使用。
優點:使用簡單方便,且片狀面膜有極佳的密封性,保濕、美白、抗老效果較為其他形式的面膜顯著。
缺點:服貼度侷限面膜材質狀態,且材質會有特殊特性。清潔、去角質的功能較為差。
常見片狀面膜材質與優缺:
- 不織布面膜(水織布)
- 紙纖面膜
- 蠶絲面膜
- 竹炭面膜
- 生物纖維面膜
- 果凍面膜
材質 |
優點 |
缺點 |
不織布面膜(水織布) |
|
|
紙纖面膜 |
|
|
蠶絲面膜 |
|
|
竹炭面膜 (不織布材質加入竹炭粉) |
竹炭粉有遠紅外線功能,促進增溫,可提升面膜吸收效率 |
因添加竹炭粉,成本比不織布面膜來的高。 |
生物纖維面膜 |
|
醫學等級材質取得成本較高 |
果凍面膜 |
|
|
由上面的基本知識,應該可以了解面膜是真的有效用了吧!!!
在使用面膜前,要了解一下面膜材質,才能真正達到我們所希望的效果。
至於,手工製作的天然面膜部分,看見許多專業人士並不推薦,主要因素是成分濃度可能不足,加上手工製作材料並不是完全無菌,也沒有進行殺菌,因此對皮膚是否有顯著效用比較無法評估,若含有細菌,對皮膚也是一種傷害。
所以大家在選購面膜的時候,除了了解其真正功能外,也要記得材質的重要性,可是深深影響效能狀態唷。
如果喜歡,請幫我分享或按讚喔!!
你的鼓勵,會是我的一大步。謝謝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