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,我回來了。
就在我剛上線的同時,我才發現我三月份竟然一篇文章也沒催生出來。
深深覺得有些難過,其實手邊真的有很多不錯的餐廳可以寫,但上個月,我到底在忙什麼????
其實我也已經無法清楚地去追朔了。
不過沒關係,少掉的當然就要補回來,還是要繼續努力地寫著文章,努力地繼續記錄著。
這次的餐廳,店名真的很符合我現在的心聲。XDDD
介紹這間拉麵,當然不只有因為好吃,或者環境乾淨而已,主要是自己身邊的朋友給的介紹唷。
既然是朋友推薦的,當然就會在我們的某一次聚會上出現這間餐廳啦。
不用說,絕對是好吃的,而且要用餐還是要排超久的那一種,口味上好吃好吃好好吃的不死鹹。(好吃到怎樣,當然要讓你們繼續看下去怎麼可以都說完呢XDD)
就不多說了,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。(如果下回揭曉,應該會覺得超欠揍吧,故意增加版面用的XDD)
這間拉麵店,其實我已經經過很多次啦,但認真說剛到這間拉麵店附近的時候,我真的沒有發現這裡有間餐廳。
門口小小的加上旁邊有花店,還有其他顯著招牌影響著注意,若不是朋友介紹或者認真逛街找吃的,真的很難去發現它。
這次的聚餐,大家就相約開了兩台車過來摟。店面的對街剛好整條都是停車格,如果不是什麼吃飯時間的話,應該還蠻好找停車位的。
不巧的是,那天下著大雨,我們開車經過的時候,我還真的完全沒有發現它。
前面剛好停了一台車,店面的招牌是日文,中文招牌剛好在屋樑裡,比較不容易發現。
店面為日式設計風格,門口有放著營業時間的告示牌。這間店蠻特別的,雖然營業到晚間九點,不過他們也是賣完就收店唷,通常都會在八點左右就賣完了。
所以想要品嘗可是要早早去排隊呢。
一進門可以發現,門口有著許多的日式公仔擺設,內部座位大概可容納15-20位左右。
有一個條是吧檯的座位,大約6-8人左右。吧檯後方就是料理區。燈飾設計跟日式風格的店面很有一致感。
牆上有著許多的照片,是之前有來訪過的客人的拍立得與留言,還有著許多餐點的介紹文字。
一就坐之後,老闆娘就招呼我們點餐,會依據點餐不同擺放不同樣的餐具,有著木湯匙的就是拉麵的餐具, 我點的是咖哩飯,配的就是一般湯匙。
每一桌都會附上水及水杯,也會有調味粉-醬油、七味粉、胡椒。
而我們一群人是來約吃春酒聚餐,當然除了拉麵我們沒有點滿點全以外,其他就幾乎都點完一輪了。
首先來介紹他們的菜單。
非常簡單的菜單,我拍照真的很好拍。一直都很喜歡這樣簡單的菜單,雖然少了可以參考的照片,但卻也讓我覺得有種古早味的感覺。
很特別的是,它的菜單名字很明顯地跟其他日式料理店不同,它很明確的用台灣菜的用詞,而不是使用日式菜的,例如炸雞塊,可以非常容易了解,而不是使用唐揚,還要加以備註。
除了加料的部分以外,幾乎所有的炸物我們都點完一輪分享(除了炸雞腿難以分享沒點外),另外除了個人的拉麵外,我們還點了無敵推薦的《大阪炒麵》(吃過後我也愛上了)。
廢話不多說,咱們就正式的進入餐點葉佩雯。(當然我是不收錢的葉佩雯)。
首先上來的當然會是配菜炸物摟,第一道為:燒餃子(炸)。
看起來很像一般的煎餃,我本來也是這樣以為的,還加上美乃滋,想說容易胖的我好像不大適合吃。
美食當前還是暫時把肥胖放後面好了,想說應該普普通通,沒想到才咬一口,外皮酥脆,餃內多汁。
跟外面煎餃比起來好吃多了,加上外面的海苔與美乃滋調味,還真的很不一樣,整體口味有點像章魚燒(大概是因為美乃滋吧XD)。
但酥脆的外皮,跟章魚燒比起來,這個好吃很多。(我喜歡酥酥的感覺)
第二道-燒餃子(煎)
很明顯與炸的樣子不同,也少掉了美乃滋。
此時朋友推薦可以加上七味粉提味,其實我不愛七味粉的,不過既然是推薦當然要來試試看壓。
沒想到加上七味粉,味道還不錯呢,七味粉味反而不會很明顯。
口感跟炸的不一樣,炸的外皮較為酥脆且偏乾,咬起來比較沒有彈性,而煎的皮明顯較為軟嫩濕潤有彈性。
煎酥的地方,吃起來並不會太硬,是軟又脆。
不過特別的是,不管炸的還是煎的吃起來都不會很油膩,這是最令人覺得好吃的地方。
熱熱的吃很好吃,但要小心燙口唷。
煎得非常完美的燒餃子。
第三道-炸豆腐
看起來有點像油豆腐的感覺,不過一切開後裡面是嫩豆腐。
不油不膩,內軟外酥。外皮酥脆並不乾硬,不是那種炸很久的感覺。
一點點的柴魚片加上美乃滋與日式醬油,甜甜鹹鹹的感覺,口味很搭且很好吃。
而且剛上這道菜的時候,我本來以為沒有切開,撥開才知到,老闆很貼心地已經切了數塊,完全看不出切塊的痕跡,拍起照片感覺也可以美美的,很像蛋糕壓。
第四道-炸雞塊
混雜著生菜的炸雞塊,非常好吃。
雞塊本身外觀炸得酥脆,還有加上一點沾醬,醬料本身較為濃稠,並且沒有加入過多的沾醬,本身可以吃到雞塊的原味,以及部分醬料的味道,非常合味。
雞塊吃起來很軟嫩,不會很老,外面酥脆,咬起來很多汁。
下面附帶一點生菜,也讓我們吃這麼多炸味小菜後,可以爽口一下。
這裡最特別的是,他的炸物小菜吃起來都不會太油膩,更重要的是,也不會有肉的腥味或油味唷。
第五道-炸豬排
我們真的把炸物吃了一輪,非常開心壓。
炸豬排,上面淋了特製沾醬,醬料比炸雞塊的稀,也與炸雞塊的醬料完全不一樣,再加上一點海苔粉,好吃。
豬排不老且軟嫩,但外皮不算是很非常酥脆,麵皮也不會很厚,很像外面傳統的炸雞排的薄皮。
豬排下面一樣有生菜,搭配生菜吃也很爽口。
喜歡肉片扎實感的朋友們,我覺得這個是個不錯的選擇,同樣油膩感不會很重。
但對於喜歡外皮酥脆,咬起來有咖資咖資聲的朋友們,這個豬排雖然好吃,但外皮不是走這樣的風格啦。
終於要進入主餐了,這一篇花我超多時間的。因為我們吃太多小菜了,都快把整間店的招牌全吃一輪,但我覺得非常滿足。
這一餐,會給你滿滿的大。滿。足。
正式進入拉麵道啦。
濃蒜豚骨拉麵
拉麵本身有分粗細,我們點的有粗有細,這個是屬於粗麵條,細麵條就還要再細一點了。
湯頭部分,店家很貼心,一樣有區分出濃的與淡的,濃的為日式口味,淡的為台式口味。
根據在場的朋友試喝比較是說,濃淡度差很多唷。但我個人喝濃的,我覺得喝得出鹹味,而湯本身濃稠度比外面拉麵高。
整碗拉麵,其實可以吃很飽,裡面附上糖心蛋,以及厚厚的叉燒肉片,整個大。滿。足。
肉片很扎實,而且油花非常均勻分布,所以吃起來並不會非常油膩。
有些拉麵的肉片,油花很集中分布,吃起來其實會有點怕怕的。這個完全不會,基本上我個人吃不出油花感。
拉麵本身非常有嚼勁,但稍微有點會吸湯,所以想喝湯的話,記得要先喝一點湯。
蔬菜部分,也是很料多實在,很多拉麵因為很注重湯頭與肉片,反而蔬菜放很少。
這裡很特別,蔬菜真的放得比較多一點。果然是要給我們。大。滿。足。
咖哩歐姆蛋
我就是想吃蛋,所以就點了這道主餐。
咖哩很濃稠,我個人蠻喜歡的,不會覺得辛香料太多。
歐姆蛋部分,不是看的到蛋清的那種歐姆蛋,所以我很喜歡。
歐姆蛋包裹著白飯,搭配一咖哩一起吃,很好吃呢。
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,它的雞肉塊,不但雞肉塊很多,而且還大塊,咬起來很扎實。
果然好吃的店,基本上在肉質處理都是很厲害的。當然絕對軟嫩,不會煮過頭而老又乾。
吃到尾聲,最最重頭戲,也是我映像最最深刻的,每日限量的《大阪炒麵》。
到了這時候,其實我真的超級飽的,雖然看起來很好吃,但認真說起來我沒太多的胃可以裝了。
而炒麵上面鋪滿了海苔粉,上面還加上一搓海苔片,再加上旁邊滿滿的美乃滋,感覺蠻可口的。
本來以為直接夾起來吃,後來朋友說要拌勻啦。
就夾起來要拌勻的同時,才發現原來下面鋪滿了肉絲與高麗菜,原來是一起炒的,而且還有鹹鹹的醬汁。
整個拌勻後,甜甜的美乃滋加上鹹鹹的炒麵醬汁,搭配肉絲與高麗菜,並不會覺得很奇怪,反而有點像在吃章魚燒的感覺。
美乃滋看起來加很多,但其實整個拌開後,並沒有加入多少。
炒麵看起來有點乾乾的,但其實吃起來並不會,尤其拌勻後,其實很濕潤入口,炒麵口味很像熱炒店的炒麵,不是像炒泡麵那樣比較乾的口感。
麵條本身比較有嚼勁,不會爛爛的。
整體來說,我真的很喜歡這個,而且鹹鹹的口味,其實也算是有引起我的味蕾,讓我已經飽飽的胃還可以在塞下一碗麵。
總結一下瞜。
這間小小的拉麵店,真的讓我獲得到大大的。大。滿。足。
除了有好吃的小菜以外,還有好吃的大阪炒麵,我超級推薦。
唯一稍稍稍微小缺點就是,外面實在太不容易發現這間幸福的小店了。
當天我們其實是九個人去吃,這樣吃下來一個人大概450塊左右,超級飽的,而且我們還有點啤酒。
不過他們的東西都是當天賣完就收店,雖然是九點關店,但其實他們通常都是八點左右就賣完了,可見生意超級好的。
即使店面座位有點少,但我還是很推薦可以去這邊品嘗一下,不只有拉麵可以讓你喜歡,還有許多的小菜與我最愛的大阪炒麵。
到這邊點餐的話,只要點一到兩碗拉麵,其他點點小菜,與朋友們一起分享,是個不錯的選擇唷。
推薦一下,東區少見的超好吃大阪炒麵。
評價星等:
【店家資訊】
店址: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60號
電話:0287727832
營業時間: 週一公休
週二至週四 11:30 AM—15:00PM ,17:30 AM—21:00PM
週五至週日 11:30 AM—15:00PM ,17:30 AM—售完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okaeriramen
注意事項:
1. 可先打電話預定預約。
2. 推薦大阪炒麵。
如果喜歡,請幫我分享或按讚喔!!
你的鼓勵,會是我的一大步。謝謝^^
看完文章,記得來粉絲團聊聊天
別忘記訂閱我唷